華爾街日報週四報導,中國嚴重的財政和金融失衡狀況已讓「中國發生金融危機不再難以想像」,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IMF 上週發佈的一系列報告也揭示了中國經濟問題的嚴重程度。
(前情提要:買到爛尾樓有多絕望?中國網友分享血淚:才懂社會多黑暗)
(背景補充:中國火急救經濟!傳將增發1兆人民幣公債,港股齊揚、恆大跳漲22%)
中國恆大、碧桂園等房企巨頭陷入債務違約危機,日益猖獗的「爛尾樓」問題體現中國房市陷入泡沫風暴,此外,令習近平頭大的地方政府鉅額債務炸彈也讓中國銀行體系深陷風險之中。
華爾街日報昨(19)日報導,就以「中國發生金融危機不再難以想像」為標題,剖析中國已出現嚴峻的財政和金融失衡,中國國內金融系統有政府做靠山、且技術官僚能把控經濟形勢的傳統觀點可能已嚴重過時。
這已將中國、中國領導層,甚至是全球皆帶入一個未知領域,人們難以判定中國經濟和集權於習近平一人的中央政府能在多大程度上應付這些難解的問題。
延伸閱讀:中國經濟真的慘了?人行無預警降息、美國升息影響多大
IMF 看衰中國中期經濟前景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IMF,上周發布一系列報告,揭示了中國經濟問題的嚴重程度。報告稱,儘管中國公布的今年第三季度 GDP 年增 4.9%,強於市場預期,但中期前景已明顯惡化。IMF 將中國未來四年的平均年成長率預測,從一年前的 4.6% 下修至 4%,這使中國現在從債務危機脫身的難度比十幾年前經濟成長率為 10% 時要高上許多。
另外,IMF 還提高了中國政府財政赤字的預測,其預估到 2028 年,中國赤字佔 GDP 之比率從今年的 7.1 % 攀升至 7.8%,而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只有美國赤字較接近這一水平。
WSJ 分析,中國政府的財政問題主要在於地方政府通過表外融資平台大額舉債,當前地方政府債務總額佔 GDP 之比為 45% ,若將其計入中國政府債務,到 2027 年,債務總額與 GDP 之比將升至高達 149%。中國地方政府償債困境也讓中國銀行體系嚴重曝險,因為國內銀行持有高達 8 成的地方政府債務。
而 IMF 對全球銀行進行的壓力測試更表明,如果發生經濟衰退,將會使與全球同行相比,資本就不是很充足的中國銀行資本雪上加霜,IMF 為中國模擬了三年內平均年成長率為 1% 且房地產貶值的不利情景,結果是:
2025 年中國銀行業的資本適足率將從去年的11% 暴跌至 7.1%,在壓力測試的所有地區中是最差的(低於歐元區和美國)。
中國金融危機源於內部衝擊
WSJ 還指出出現惡性循環的可能性,即銀行在地方政府貸款損失越多,銀行放貸就越少。地方政府借不到錢,會削減投資和社會服務。經濟成長和房產價值就會進一步下滑。
報導預估,中國金融危機的發生可能將會是源於本土投資者逃離,而不是外資出逃。研究公司 Rhodium Group 的中國市場研究總監 Logan Wright 評論:
中國的金融危機不會源於外部衝擊,或是反映市場價格下跌的資產突然重估。在本地投資者認為政府會支持他們的資產,卻發現政府並非如此時,金融危機就會發生。「金融市場需要迅速對這些風險重新定價。」
隨著政府的「隱性」支持從外圍資產中撤出,投資者也許會認為這種支持不再適用於小型銀行、房貸和地方政府等核心資產。而「這就是通向金融危機的潛在路徑」。
Peterson 國際經濟研究所的中國問題專家 Martin Chorzempa 則指,中國債務規模太大,經濟成長速度太慢,不太可能像 20 年前那樣將不良貸款問題掩蓋起來。
中國假若真的爆發金融危機,對世界其他地區意味著:中國消費者信心減弱,將抑制進口需求,並讓出口大增,進而對他國生產商造成壓力。並且中國巨量的金融體系若出現動盪,世界其他國家也定然會以某種方式受到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