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為「Nature Sustainability」的科學雜誌於11月5日發表的一項研究表明,以產生相同的市場價值為基準做比較的話,加密挖礦比傳統礦產開採消耗的能量更多,來自美國能源部「橡樹嶺科學與教育研究所」的科學家們進行了一項研究,對採用加密貨幣與鋁、銅、金、鉑和稀土氧化物進行評估相比消耗能源的多少。
現在有數百種加密貨幣,其中許多貨幣的技術核心是區塊鏈,主要都是以向「鏈中添加塊」的競爭過程,透過計算密集型演算法來達成交易的確認,因此會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輸入。
「在這份研究中,我們演示了一種計算幾種加密貨幣最小功率要求的研究方法」報告中指出:
加密貨幣網路以及生產一美元(美元)數字資產所消耗的能源。從2016年1月1日起至2018年6月30日,我們估計挖礦所需的耗能為:
比特幣、以太坊、萊特幣和門羅幣平均消耗17、7、7、14 MJ(兆焦耳)分別產生一美元。
相比之下,常規採礦鋁、銅、金、鉑和稀有地球氧化物消耗122、4、5、7和9 MJ分別產生一美元,表明(除鋁以外)加密礦物比礦物開採消耗更多能量以產生相等的市場價值。
– 四種加密貨幣與四種礦物產生一美元所需消耗的能源比較 – 來源:Nature Sustainability
而就市場價格而言這些數字資產非常不穩定,四種加密貨幣中有三種的網路哈希值(Hash Rate)一直呈上升趨勢,但價格卻並非如此的成長趨勢。
– 實線為HashRate算力、虛線為該數字貨幣的價格 – 來源:Nature Sustainability
此分析報告也表明能源需求將繼續增加,「在此期間,我們估計所有4種加密貨幣的挖礦已經產生了3-15百萬噸二氧化碳排放。」該報告寫道。
報告指出,每美元的能源需求將繼續增加。科學家得出結論,在研究中包括的三年中,採礦造成了3-15百萬噸的二氧化碳(CO2)排放。
一些人認為高能耗是主要加密貨幣的「阿基里斯之踵(Achilles Heel, 意指致命的弱點」。根據2月份的報告,冰島的加密採礦預計將比2018年的家庭消耗更多的能源。
事實上,分析報告比較的僅是產生的美元價值以及耗能本身,並沒有考慮資產的特性。例如,比特幣被比作數位黃金,而數位黃金有著黃金無法帶來的「附加價值」,像是點對點的支付、更具匿名性的交易(目前仍未實現)等等。
動區曾發表過一則傳統金融業的耗能與礦機耗能的比較是一個「不對等的比較」之觀點報導:再探討耗能之前,我們需要先討論一個前題假設。若你認為比特幣是一個沒有價值,且沒有未來性的東西,則不論告訴你目前耗能佔比多少、或是礦場是否使用乾淨能源,你仍覺得礦機挖礦是在浪費電;若是相信比特幣本身具有價值,則除了關注耗能成本外,可能也會關心環境影響問題。因此,出發點的不同,就會造成了討論上可能出現的分歧。:
>>延伸閱讀:比特幣礦機是否浪費能源——傳統金融業比起比特幣支付系統,誰更浪費電?
>>科學雜誌《Nature Sustainability》原報告網址 點此
《BlockTempo動區動趨》LINE官方號開通囉~立即加入獲得第一手區塊鏈、加密貨幣新聞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