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央行總裁楊金龍於週五(7 月 12 日)指出,非銀行金融、虛擬通貨、P2P 借貸和群眾募資等「新型金融」的蓬勃發展會是貨幣政策面臨的四大挑戰之一。
央行總裁楊金龍指出,目前寬鬆性貨幣政策激勵的經濟成長效果「恐已瀕臨極限」,他提及貨幣政策正面臨四大挑戰,其中一個挑戰為非銀行金融、虛擬通貨、P2P 借貸和群眾募資等「新型金融」的蓬勃發展。
寬鬆性貨幣政策面臨極限的主因是自 2008 年的金融危機以來,全球經濟已經出現了長期停滯的現象,有效需求不足,且目前主要經濟體央行都在實施非傳統的量化寬鬆貨幣政策,這造成了全球低利率問題。
而目前非傳統銀行金融的發展,如虛擬通貨、群眾募資等等讓民間的融資不再侷限於傳統銀行的放貸,影響了銀行在整體金融市場扮演的角色
先前動區報導,比特幣在今年從 3,691 美元上漲約 200%,至截稿為止,Coinbase 交易所的報價為 11,111 美元。而整體密碼貨幣市值也從 1,217 億美元大幅上漲至 3,060 億美元,績效跑贏許多傳統指數。
據四大會計 PwC 的報告指出,2019 年才出現的新興募資方法 IEO 在全球的募資金額在 2019 年 1 至 5 月就經達 10 億美元。而 STO 在 2018 年的募資金額則是 4,4 億美元,而 2019 年截至 5 月份,STO 募資金額為 2.4 億美元。
除此之外,首次代幣發行募資(ICO)在 2017 年總共募資了約 70 億美元,到了 2018 年更是突破了 100 億美元,而在 2019 年,目前的統計金額約為 32 億美元。
而根據中央銀行統計,全球金融危機發生後,主要國家非銀行業者設立的借貸平台在 2017 年全球 P2P 借貸金額 870 億美元,相較於 2016 年,成長了約 42.6%。
而像這種非傳統銀行投資或借貸的興起會這一步影響央行對貨幣供給、利率及通膨率的控制能力。除了影響貨幣政策的傳遞管道,並造成金融主管機關監理難題,影響金融穩定。
其它挑戰
除了非傳統金融的發展,楊金龍也點出了當代貨幣政策面臨的其它挑戰:
- 失業率和通膨率間的抵換關係弱化,加上經濟和市場結構的快速變動,越來越難掌握或選取適切的貨幣政策指標。
- 人口結構老化:年長者通常握有更多資產或常為債權人,借款需求較少,減弱利率、信用等貨幣政策主要傳遞管道的重要性,影響貨幣政策的效力。
- 大企業的市場力量增加,影響商品和服務的訂價與通膨趨勢,加上網路零售的競爭,價格調整頻率增加,挑戰主流經濟學派在價格僵固性的假設前提、以及短期貨幣政策具有實質效果等理論,增加了央行決策的困難度。
楊金龍直言道:
全球普遍面臨低利率問題,限縮央行因應經濟下行的能力,寬鬆性貨幣政策激勵經濟成長的效果,可能已瀕臨極限。
?相關報導?
前中國央行(PBoC)行長周小川提醒北京政府,要針對《Libra》做好準備,包括發行主權數字貨幣
2019 年表現最佳資產之一:比特幣重回萬點
讓動區 Telegram 新聞頻道再次強大!!立即加入獲得第一手區塊鏈、加密貨幣新聞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