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 Helium 已宣佈正式完成向 Solana 網路的遷移,但社群反應卻是一片唏噓,究竟僅比比特幣晚誕生幾年、並曾為明星公鏈的 Helium 做錯了什麼?本文將完整分析。
(前情提要:Wifi挖礦》Helium遷移Solana暴漲!新礦幣 $IOT 狂飆 370%)
(背景補充:富比世爆料 Helium 內幕:誇大宣傳、造血困難、高管斂財 )
在 4 月 20 日,Helium 宣佈已正式完成向 Solana 網路的遷移,然而社群反應卻是一片唏噓。Helium 的歷史可追溯至 2013 年,僅比比特幣誕生晚幾年,而在成立最初的幾年,Helium 可以說是一個物聯網專案,與區塊鏈並無關係,直到 2017 年,Helium 意識到區塊鏈的價值,而後憑藉區塊鏈的激勵模式趁勢而起,現在看來,Helium 這一決策是很正確的。
經過了 2019-2021 年的穩步發展,Helium 在 2021 年迎來了巔峰。2021 年通過 Token 銷售完成 1.11 億美元融資;2022 年初,以 12 億美元估值完成 2 億美元 D 輪融資。其融資金額在各個公鏈中非常誇張,相比公鏈 Aptos 也不遑多讓(Aptos 在 2022 年公開披露的融資金額為 3.5 億美元),作為新興公鏈,Helium 的潛力和前景都非常不錯,這也是 Helium 開局走高的初始狀態。
Helium 的潛力和前景來自於其挖礦模式,其獨創的 PoC(Proof of coverage)是一類優化版的 PoW 挖礦機制,也可算做地理位置 PoW 挖礦機制,通過無線網路技術完成,特點是能耗較低,不需大量電力,挖礦入場門檻極低,因而受到使用者歡迎。據營運長 Frank Mong 介紹,社群部署了近 45 萬個熱點,網路覆蓋超過 34 萬個城市及 161 個國家和地區。每天約新增 3000 個熱點,每月新增逾 5000 個新城市。在 12 個月內,網路記錄的熱點數量增長了超過 3000%。
而 Helium 引得一眾明星機構們的廣泛青睞的原因或許就在於它優秀的概念和新興的敘事 —— 去中心化網際網路和地理位置預言機:一個用於「物聯網」裝置的去中心化無線網路。
物聯網與傳統網際網路、移動網際網路有著很大的區別,物聯網偏重於物品與物品之間的連線,實現物品的上網問題,因此可連線的終端數量成為了物聯網重要的競爭優勢。共享單車、智慧城市、智慧農業、無人駕駛智慧汽車、智慧家居等都屬於物聯網的範疇。
Helium 由加密貨幣提供支援,無線網路由稱為 Helium 熱點的裝置組成,這些裝置帶有天線,可以使用無線電頻率長距離傳送少量資料。可以說在一眾專案中,Helium 的敘事非常之亮眼。
然而隨著時間一天天過去,原本被隱藏在新鏈的高收益泡沫之下的問題就慢慢凸顯出來了。Helium 是如何把一手好牌打爛的,團隊都做錯了什麼?團隊為什麼放棄 Helium,轉而遷移至 Solana 鏈上?讓我們從 Helium 的挖礦機制開始說起。
主打挖礦模式的 Helium,但專業礦工卻沒任何優勢
Helium 熱點為周圍數百萬使用 LongFi 的裝置提供無線網路覆蓋,礦工由此獲得獲得 Token 獎勵 HNT。
Helium 網路的核心是 LoRaWAN 通訊網路,通過區塊鏈為其搭建了一個激勵層。並通過其獨特的 Poc(Proof of Coverage)共識證明 HotSpot 提供網路覆蓋。提供證明的礦工大約每 30 個區塊就被選入共識小組,並接收其他礦工提交的交易,將其打包成塊。
由於 Helium 的熱點機制與挖礦機制緊密相連,因此在初期受到了社群非常大的歡迎。HNT 挖礦裝置也非常輕便小巧,類似於家用路由器,對環境要求較低,構建網路不受周邊環境影響,在家中、辦公室即可開啟挖礦,因此耗能極低。對於每五分鐘傳輸一次的 LongFi 裝置來說,使用 Helium 網路一年僅花費大約 1.04 美元。作為一種典型的 PoW 挖礦模式,在 Helium 上挖礦毫不費電。
當時最適合國內頻段 CN470 使用的 BOBCAT 山貓礦機,成本在 429 美元左右。據說效果幾乎可以達到傳統 Wi-Fi 熱點的 200 倍,甚至可以使用他們與附近的網際網路連線裝置(如停車計時器、空氣質量感測器或智慧廚房用具)共享其所有者的頻寬。
山貓礦機的部署步驟也非常簡單,只需要將礦機的天線和網線連線好;下載 Helium Hotspot 建立錢包,驗證助記詞;設定熱點,找到機器型別配對連線;配置 WiFi 網路連線裝置入網;燃燒 10 美金價值的 HNT 作為 Gas 費申明裝置部署位置,同步區塊;在裝置首頁更新熱點天線和位置資訊,上鏈掛機後就可以開始挖礦。
既然挖礦的操作步驟非常簡單,礦機又幾乎沒有後續裝置維護成本,對環境要求低,那為什麼專業礦工們卻發出難以入場的抱怨呢?
原來,在被社群評為年度最受歡迎熱點後,「山貓」礦機的現貨越來越少,國內價格普遍被炒到了 2000-2500U 一臺,礦工挖礦的成本逐漸增加。
與此同時,也正是因為 Helium 獨具特色的挖礦機制,也讓其挖礦層面出現了問題,使得專業礦工們無法入場。
與傳統礦機不同,Helium 並不是部署越密集,收益就越高。為了保證更穩定的收益和更高的產出,熱點之間的距離必須超過 300 米才能獲得獎勵,這樣便於熱點參與 PoC(覆蓋證明)以獲取更⾼收益,因此熱點沒有必要部署得太過密集。考慮到城市的建築密度,最優的熱點間距離最好在 500-1000 米範圍內,礦工在部署的距離上受到很多複雜條件的制約,所以具體的覆蓋效果許多經過多次除錯和優化。
這對挖礦的過程增加了許多難度,專業的礦工團隊購買大量的礦機沒有任何優勢,即使一口氣囤十臺百臺也無法在集中的單一地點內部署。這個模式決定了 Helium 的大多數使用者是像 Lime(使用 Helium 來監控其連線的滑板車)和 Victor(將其用於新的網際網路連線陷阱的捕鼠器公司)這樣的公司。
涉嫌虛假宣傳合作伙伴
Lime 和 Helium 同屬物聯網範疇,具有非常明顯的強結合屬性。使用者可以根據與 Helium 的連線,看到所處位置附近可使用的 Lime 滑板車。
Lime 是創立於美國舊金山的短途出行共享平臺,公司起初提供共享單車服務,後業務拓展至共享滑板車、電動單車以及共享汽車。不到一年時間便獲得超 3 億美元融資,估值達到 11 億美元,並快速將業務延伸到加州、佛羅里達、華盛頓……
2021 年 4 月,Lime 被時代雜誌列為 2021 Time100 最具影響力公司之一。截至 2022 年 3 月,Lime 在 30 多個國家的 150 多個城市開展業務,且成為了英國交通部批准的試驗的一部分。
Lime 和 Helium 具有很強的合作屬性,若可以達成合作關係,簡直是強強聯手。
但 Helium 似乎並沒有努力擴充套件自己的合作版圖而爭取到 Lime 的市場,反而在沒有確認合作關係之前就將徽標在其網站上突出顯示,涉嫌虛假宣傳。
2022 年 8 月,Lime 的一位發言人表示:「自 2019 年夏季進行簡短的初步測試以來,它沒有與 Helium 有任何接觸,且在測試時前提出不要在宣傳材料中使用 Lime 公司的名字的條件。現已得知此事,正準備就其在其網站和行銷中使用 Lime 的名稱和徽標向 Helium 傳送一份停止和制止令。」
據報導,Helium 多年來一直聲稱 Lime 正在使用其技術進行地理定位,而 Salesforce 的一位發言人也證實了該公司與 Helium 並沒有合作。沒有與 Lime、美國軟體巨頭 Salesforce 建立合作伙伴關係,Helium 卻將這兩家公司的徽標在網站上突出顯示,這引起了社群的強烈不滿。在社群和「合作伙伴」的重重壓力之下,Helium 官網頁面將這兩家公司 Logo 從合作列表刪除。
而這件事的風波似乎也告破了 Helium 和 Lime 未來潛在的合作關係。
單礦機每月收入僅為 20 美元
雖然熱點數量的增加曾讓 Helium 產生過超 100 萬美元的月收入。然而,收入在 2022 年開始下降。
2022 年 7 月,加密投資人 Liron Shapira 在社交媒體發文表示,去中心化無線通訊網路 Helium 獲得了 3.65 億美元的天價融資,Helium 網路月收入和單礦機每月收入的結果卻不甚理想,據他統計,Helium 網路的月收入僅為 6500 美元,而單礦機的每月收入只有 20 美元。
不僅如此,在 Helium 的 Reddit 社群看能到越來越多有關 Helium 回報率慘淡的言論。他們平均花費 400-800 美元購買了一個礦機(hot spot),總礦機銷售額超 2.5 億美元,節點們希望每個月能夠獲得 100 美元的回報。然而事實是單節點單礦機目前的月收入僅有 20 美元。
一石激起千層浪,隨著 Liron Shapira 和社群不滿的聲音越來越大,引起了廣泛的討論,Helium 創辦人 Amir 以及 Multicoin Capital 管理合夥人 Kyle Samani 也不得不出來迴應了。
Helium 創辦人兼 CEO Amir 反駁到:「Helium 網路每年賺取約 150 萬個 HNT,而不是報告中的 3000 萬個。網路每月產生約 200 萬美元的費用,其中大部分是熱點入門費用。Helium 正在構建 5G 網路,但目前仍面臨覆蓋範圍和成本的挑戰。雖然 Helium 的收入目前較低,但該公司已獲得 2.5 億美元以上的風險投資,正在建立一個分散式網路,以解決物聯網的問題。」
Multicoin Capital 管理合夥人 Kyle Samani 對這個數位沒有異議。但他認為物聯網客戶的交貨時間都很長,客戶直到 6 個月前才認真對待 Helium 物聯網,把網路測試、升級硬體、更新服務門戶和運輸的時間都算在內的話需要 6-12 個月的時間。
來自 Helium 陣營的迴應似乎並沒有說服 Liron Shapira,他再度發文唱衰 Helium,「我知道大多技術平臺都有其生命週期,就像現在還有人使用光碟嗎?」Liron Shapira 甚至直接給出結論:Helium 已在 Web3 世界中走入絕路。
而在兩個月後,Helium 就宣佈了要放棄構建自己的區塊鏈轉向 Solana。此後 Helium 的月收入仍然持續下降,在 10 月份時,月收入開始跌破百萬美元大關,山貓礦機收益變得特別低,很多人都在這個時間退圈了。曾經大熱的山貓礦機似乎也在今天成為了歷史。
程式語言冷門,不相容 EVM 使開發者難以入場
Helium L1 使用的是 Erlang 語言開發和編寫的,這在加密社群中並不常見。儘管這在區塊鏈社群中也吸引了不少核心開發人員和貢獻者,但相比於使用 Ethereum 所使用的 Solidity 和 Solana 的 Rust 語言,Helium 開發者社群規模相對較小。
Erlang 是運作於虛擬機器的解釋型語言,但是現在也包含原生程式碼編譯器,自 R11B-4 版本開始,Erlang 也支援指令碼方式執行。在程式設計範型上,Erlang 屬於多重典範程式語言,涵蓋函式式、並行及分散式。循序執行的 Erlang 是一個及早求值,單次賦值和動態型別的函數語言程式設計語言。
相比於 Helium 冷門的程式語言和開發環境,在 2020 年 DeFi summer 之後,以太坊 EVM 的生態系統達到了前所未有的蓬勃。
於是 BSC 在生態初期就已支援 EVM,因此開發者能夠輕鬆遷移和部署以太坊 DApp。如今在 BSC 上已有超過 200 個 GameFi 專案,而根據 2021 年底 Dappradar 資料,前 10 名的 GameFi 中有 4 個來自 BSC。接著 PlatON 也於 2021 年 11 月釋出了相容以太坊生態的新版,實現了與以太坊平臺的無縫對接。
當然,Helium 沒有相容也有自己的考量,比如 EVM 相容鏈可能會受到以太坊路線圖的約束,從而會干擾生態的發展計劃;同時,選擇獨立發展的生態而沒有相容 EVM,也跳出了 EVM 框架思維之外,可以實現很多差異化功能。
然而,與非 EVM 相容鏈所擁有的優點相比,Helium 顯然更多地受到了缺點的影響。我們評判一個生態繁榮程度的標準通常來自 GitHub 的開發者數量和活躍量。因此根據 @ProofofGitHub 提供的最新資料顯示,GitHub 每日開發活動裡,一些著名的非相容 EVM 的公鏈在 GitHub 的開發人員數量遠超於 Helium。
Helium 的開發者大部分在歐美,但在亞洲幾乎沒有開發者在關注和貢獻。由於 Helium 的開發者數量一直以來無法與其他公鏈比擬,也沒有太多出色的應用上線,因此鏈上生態幾乎沒有被塑造起來。這個狀況持續了很長時間,也沒有得到很大的改善。
不瞭解市場,沒有建立堅實的 Web3 應用層
其實 Helium 這種情況並不是很難解決,他們「回報慘淡」的現狀是可以通過做出一些改變來扭轉戰局的,成功的公鏈往往都有很多優秀的開發者或完善的生態應用,退一步講,對 Helium 來說,打造或合作一類爆款應用就能使其東山再起。所以,Helium 想要逆風翻盤完全可以參考 Chainlink 或 StepN。
前有 Chainlink,後有 StepN
首先,Chainlink 大家都很熟悉,作為 DeFi 最知名的價格預言機解決方案,為鏈下資訊輸入鏈上提供了很好的途徑和方式,Chainlink 是區塊鏈技術公司 SmartContract 的產品,始於 2017 年 9 月釋出的「ChainLink:去中心化預言機網路」白皮書,同年完成 ICO,籌集資金 3200 萬美元,隨後的幾年裡 Chainlink 不斷地與各種區塊鏈專案達成合作,2022 年美國銀行研究報告指出,已有超過 1100 個區塊鏈專案,比如 Aave、Yearn.Finance、Paxos、Uniswap 等知名區塊鏈應用,甚至美聯社、AccuWeather 等機構也在 Chainlink 網路上經營節點。
Chainlink Token 為 LINK,該 Token 主要用於支付鏈外資料提供商、ChainLink 節點運營商、和其他線上服務提供商,作為服務費用,運營節點前需要質押大規模的 LINK,隨後節點提供真確資料,就可以獲得 LINK 作為回報;相反如果節點提供錯誤資料或服務出錯,就可能被扣減質押的 LINK。
Helium 完全可以參考 Chainlink 的模式來打造自己,提供高質量的激勵措施,與多家區塊鏈應用進行合作,利用其本身的優勢,與許多其他的加密專案不同的是,Helium 當時的優勢在於有著大量的真實使用者每天都在使用其產品,參與其中的人幾乎不是投機者,而是對建立去中心化的無線網路感興趣的人,喜歡去中心化的人,這類群體對於每個加密應用來說都是很具吸引力的。
其次,說到地理位置 PoW 挖礦,大家首先會想到的是近年爆火的 Move to Earn 遊戲 StepN,StepN 以其獨特的核心理念吸引了大批使用者參與,通過關注使用者身體健康理念實現邊跑邊賺,其獨特的激勵措施和核心理念吸引大批使用者積極參與,一躍成為 2022 年以來 GameFi 領域的領跑者,擁有著強大的使用者粘性和使用者群體。
前文也提到過,Helium 的開發者大部分在歐美,在亞洲幾乎沒有開發者在關注和貢獻,而近年來加密行業由於監管等問題逐漸開始「由西向東」發展,StepN 在這一點上做得很好,充分利用了亞洲龐大的 Web 3 使用者群體。同樣是地理位置 PoW 挖礦,StepN 崛起之時也是 Helium 正風光的時候,概念重合,使用者群體可以互相促進,Helium 使用者集中在西方,StepN 有東方市場,且兩個專案各有優勢,
Helium 應用層弱,StepN 應用強,對於 Web 3 專案方來說,這兩者一定是整個市場上最適合達成合作的專案。
當然,Helium 既沒有效仿 Chainlink,也沒有與 StepN 達成合作借勢而起,他們似乎對 Web3 應用層沒那麼關心。其實這一點早就能看出來,冷門的程式語言,不相容 EVM,Helium 作為一個加密專案實際上並沒那麼瞭解加密市場和使用者,他們只是半路出家,做了一個支援加密貨幣支付的去中心化無線網路,並不是很純粹的加密貨幣團隊,當然也就無法吸引到優質的鏈上開發者和應用。
轉向受 FTX 暴雷影響較大的 Solana
4 月 20 日,Helium 宣佈已完成向 Solana 網路的遷移,這件事引發了社群不小的討論。Helium 遷移到 Solana 是一個很「有趣」的決定,會對兩個專案產生一些影響。
除了前文所述的,Helium 生態沒有優質應用,而又無法吸引到優質開發者,遷移到其他網路是大概率事件,但為什麼會選擇 FTX 暴雷後受到較大影響的 Solana 呢,或許是為了更高的效能和可擴充套件性?
因為 Solana 以其高吞吐量和低延遲而聞名,遷移至 Solana 可能有助於提高 Helium 的交易處理速度,使其能夠更好地滿足不斷增長的需求。此前 Helium 社群其實超負荷處理了大量事件,比如共識規則更新、問題修復、鏈上治理等。市場上已經有許多 Layer1 區塊鏈可以選擇,與其投入大量時間和精力來維持 Helium,不如利用現有市場資源並從中受益。
Solana 的交易費用相對較低且集成了大量的開發者和應用,這會拓寬 Helium 的合作範圍,也可能有助於降低 Helium 上的交易成本,可能會有更多開發者和應用願意整合 Helium,從而推動更廣泛的採用和認可,也有助於應用層的發展,彌補其應用不多的缺陷。Solana 的安全性也得到了業界的認可,Helium 遷移到 Solana 可能會提高其整體安全性。這對於一個致力於提供可靠物聯網連線的專案來說是至關重要的。
好處不少,壞處也不會少,Helium 選擇遷移到 Solana 網路可能存在一些潛在的壞處,遷移到 Solana 網路需要投入時間和資源進行技術開發、測試和部署。這可能會導致短期內的開發成本增加,以及專案進度的延遲,且遷移到 Solana 網路可能需要 Helium 與現有的合作伙伴、開發者和使用者進行重新整合。這可能會帶來一些溝通和協調上的問題。
但 Solana 仍然是一個相對較新的區塊鏈平臺(相比以太坊等),因此,還是可能存在一定的技術風險,例如潛在的漏洞、不穩定性或與現有技術的相容性問題。
遷移到 Solana 網路可能會影響到 Helium 現有社群的接受度,此前那些致力於「去中心化無線網路的部分忠實社群成員」可能對此持擔憂和反對態度,這可能會導致社群分裂或使用者流失。
Solana 網路上已經有許多其他專案和應用,Helium 在這個生態系統中可能會面臨更大的競爭壓力。這可能會對 Helium 的市場份額和發展速度產生一定的影響。此外還可能存在監管法規的問題,由於不同的區塊鏈網路可能受到不同的監管政策影響,遷移到 Solana 網路可能會讓 Helium 面臨新的法規風險,例如資料隱私、跨境資料傳輸等方面的法律要求。
當然,現 Helium 已成功遷移至 Solana,也確實對 Helium 現有技術做出了一些更改,這是遷移至 Solana 的好處,但潛在的問題還未浮現。
結語
正如 Helium 此前表示過的那樣,Helium 最初並非一家加密企業,而是試圖以傳統方式構建遠端、P2P 無線網路。後來,由於資金問題,加密成為一種激勵手段,Helium 轉向加密技術構建去中心化網路,初期獲得了好評和許多忠實使用者,這是 Helium 贏在起跑點的原因。
然而「轉向加密」這一舉動,讓沒有完全瞭解加密領域的 Helium,錯失了許多改變現狀的機會:大量專業礦工無法進場、涉嫌虛假宣傳合作伙伴、被爆系統中存在作弊行為、程式語言冷門導致開發人員困難重重、不瞭解市場沒有形成應用生態圈、以及遷移到受 FTX 崩盤影響最大的公鏈。
Helium 專案涉足加密領域,但沒有深入瞭解加密(加密貨幣、使用者、生態、市場、敘事),其團隊也不完全屬於加密貨幣團隊。在同類項目騰飛時,Helium 並未選擇合作或學習,這或許是導致其現狀的原因。Helium「淪落至今」,似乎不無道理。可以說,Helium 的故事對所有公鏈都存在著借鑑意義……
不過值得慶幸的是,在遷移到 Solana 網路後的一週裡,Helium 推出的新 Token IOT 上漲超過 380%。與 HNT 相同,IOT 也是通過 Helium 熱點裝置挖礦產出的。這些 Token 受原有的 HNT 支援,並可最終轉換為 HNT。
而 Helium 能否藉此機會重新在市場上找回自己的主動權,相信每一個人都很期待 Helium 給出的答案。
📍相關報導📍
Wifi挖礦》Helium遷移Solana暴漲!新礦幣 $IOT 狂飆 370%